热门文章
十步洞察2B产品用户需求的方法
发布时间:2017-05-22 分类:行业资讯
第一步:要搞清楚的是用户有哪些?
财务软件的用户可不只是财务人员,至少还会涉及领导查看报表、业务部门提交单据、IT部门负责数据安全和权限。
一定要搞清楚除了核心角色以外所有关联角色,哪怕是不使用产品的人,如果与该核心角色有利益关系,那么他们也是我们的间接用户。因为他们的需求很可能会左右核心角色工作业绩。
第二步:他们的满意度来源是什么?
识别出所有不同类型用户的满意度来源,例如他们的KPI、经济收益、工作负荷等。如果不是显性的满意因素,那么就需要通过分析他们的核心工作场景来获得他们工作中的痛点,解决他们的痛点将会获得他们的满意。
第三步:用户类别优先级是什么?
如果你识别出的用户少于3类,那么你应该还没识别全,通常我们能够识别出超过8类以上的用户类别。我们全面识别是为了找到最重要的用户。所以我们要对用户类别进行强制排序,然后选出最重要的1~3类用户,作为我们的核心用户。
第四步:找到他们的利益共同点
找到3类核心用户的利益共同点,作为他们之间的连通纽带,这个将是我们的工作核心,一旦满足,我们将同时收获三类用户的满意度。
第五步:识别关键产品特性
需求与特性区别是,需求是原本的诉求,而特性是满足需求的实现方式或者解决方案,所以当我们识别出核心用户的需求之后,就需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需求,制定出关键的产品特性。
第六步:绘制特性地图
对特性进行优先级排序是比较常规的做法,但是特性之间是有依赖关系的,我们需要结合这两个参数,绘制出特性地图。
第七步:强制拆分成三期规划
对特性地图中的几十个特性,进行强制分期,找到逻辑间隙,划分开来,然后把焦点放在第一期上。
第八步:第一期强制拆分周粒度版本
再对第一期的特性进行细化和再拆分——特性裂解。把粒度降到最低可验证规模。
然后以周为单位进行开发。
第九步:与核心用户每周验证中间成果
周迭代的核心目的是要求强制加速反馈验证的速度,保证至少每周一次对结果的验证,加速我们用户体验产品的速度。
第十步:迅速调整后续特性与规划
基于用户的反馈,对好的特性保留,错的特性删除,差的特性改进,用最快速度进行调整,并体现在下一周的迭代里。对于重大调整还需要调整产品整体规划。
为什么做不到?
以上方法也许你知道,或者自己也能想到,但是为什么做不到呢?
这一部分才是重点。
大多数企业的产品经理是将前四步合并为“需求分析”一步,而且由大量主观、片面、离散信息组成,更未经过严谨论证,仅仅是通过简单的群体决策或上级决策,得出结论。
第五步则由“撰写产品规格说明书”代替,这可能是花费时间最多,评审次数最多的步骤,但实际并没有什么价值,因为文档中通常存在大量bug,甚至是逻辑缺陷。更悲催的是在后续开发过程中,没有几个人领会说明书的每个设计初衷。
后五步,则通常省略,直接用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时间一次性做完,推给市场,用市场检验,用数据说话。然而检验的结果通常是打脸。返工、调整、撕逼、扯皮……噩梦开始。